餘額寶:互聯網金融的高仿A貨
范衛鋒 發佈於2013-07-05 11:30:44
 
支付寶的餘額寶一聲炮響,把在銀行門口徘徊N年、羞澀難進的海量屌絲用戶,推進了理財的大門口。
 
富二代果然不一樣,餘額寶剛一出生就能跑,僅半個多月就賣了近70億貨幣市場基金,用戶突破250萬戶。帶動互聯網金融概念一夜風靡,沾親帶故的股票連續漲停。可是,我仍然要令人掃興地說,就目前而言,餘額寶充其量只是互聯網金融的高仿A貨:十分逼真,但還不算正品。
 
這並非咬文嚼字,字序之差,天壤之別。
 
在我看來,真正的互聯網金融,就是用互聯網的法則做金融,要訣不是 B2C(從商家到客戶),而是 C2B(從客戶到商家),用資料、技術”知道“使用者需要什麼金融服務,“自動”設計出金融產品、再主動喂給投資者;而所謂的金融互聯網,無非只是在金融裡用上了互聯網,還是由金融機構設計產品、推銷給客戶,穿著新鞋走老路。很遺憾,餘額寶目前的路數,基本還是後者。
 
按照餘額寶目前的架勢,就算基金賣得還不錯,充其量只是多了一家協力廠商理財銷售機構,而且賣的還是低附加值的貨幣市場基金。連諾亞財富、恒天財富去年銷售額都是 300 億的級別了,而且人家賣的很多是高附加值的私募、信託。
 
在餘額寶的資料裡,有一個真正的亮點被大家有意無意地忽略:人均投資 1900 元。別鄙視它,這倒是希望所在。對這些海量的小額投資者,銀行只能幹瞪眼,因為以銀行高昂的行銷運營成本,大炮打蚊子,得不償失。阿里巴巴小額貸款平均獲貸金額約 6 萬元,可是,據說它單筆信貸的經營成本只有 2 塊 3 毛,連銀行給客戶泡茶的錢都不到。互聯網上,得屌絲者得天下。如果餘額寶在一貫被金融機構忽視的屌絲客戶裡,用 C2B 的要訣服務好他們,那將是一場真正的地震。
 
所以,餘額寶絕不能只是想辦法讓用戶“多留一些錢在餘額裡”,如果只是這樣,格局太小,即使順利申請到基金銷售牌照、銀行牌照,也無非多了一家協力廠商理財機構、一家銀行而已。
 
比爾•蓋茨二十年前就說過,“銀行是 21 世紀的恐龍”。不過,看來這條恐龍有九條命,度過了幾次技術革命的衝擊。餘額寶能否用互聯網金融的玄鐵,打造這把屠龍刀,就看它的格局和造化了。

 
本文為作者投稿 編輯張超
作者范衛鋒(微博),專注財經新媒體。《財富創世記》、《黑化》作者,目前專欄《範言直諫:旁觀者與局內人的對話錄》。